北京总部(全国通用)
400-090-3910
上海分部
13911340419
广州分部
13161766437
紫荆花开20载,今朝更加艳丽!
据互融云财富管理系统小编的实时了解,7月1日,香港特别行政区迎来了回归祖国怀抱20周年纪念日。20年间风雨兼程,和而不同、开放共赢永远是发展的主旋律。回顾过去,展望未来,香港金融市场一直与内地金融市场水乳交融,互相扶持,齐头迸进。
从1993年第一家内地企业青岛啤酒(600600)登陆港股市场开始,国企、央企、民营企业先后进入香港资本市场,借助“A+H”的模式走上资本国际化的道路。与此同时,2003年qfii正式登上中国资本市场大舞台,随后,RQFII、沪港通、深港通、再到即将开通的债券通,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也在持续进行。两地资本市场互联互通的步伐越走越快,依托内地,发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,A股和h股的交流越来越多,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越来越多。
对于香港金融市场的发展,香港证券交易所(以下简称港交所)相关负责人回复《国际金融报》表示,香港金融市场是根植中国,面向国际的市场,具备优越条件为境内外市场投资者缔造独特价值。同时,香港交易所是汇聚增长,连接四方市场以及连通中国与世界商机的价值平台。
20年发展成果喜人
20年来,随着“一国两制”伟大构想的成功实践,香港在各个领域取得了伟大的成就,金融市场也是如此。香港经过20年不断发展,已经巩固了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。港交所提供的数据显示,1997年,金融服务业占香港国民生产总值的10.4%,到了2017年,这一数据已经升至18%,证券市场总值对比国民生产总值的倍数从1997年的2.33倍升至2016年底9.95倍。
同时,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进一步强化,已成为最大的人民币离岸中心。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,香港发挥独特的中介人作用。不论在资金池、融资金额和贸易结算都是全球第一。离岸人民币业务上,数据显示,截至2017年4月份,香港人民币客户存款(包括活期季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)余额为6280亿元,占市场份额的70%,2016年全年经香港银行处理的人民币贸易结算额约为4.5万亿元人民币,占全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80%左右。
此外,回归后成功转型,香港金融市场收益愈加多元化。香港证券交易所2000年3月上市,2012年收购伦敦金属交易所(LME)后业务扩展至商品市场。港交所提供给《国际金融报》的数据显示,港交所业务包括证券市场收入(24%)、衍生产品市场(18%)、结算业务(37%)、商品市场(14%)、其他占比(7%)。
内地企业批量赴港
依托与内地的紧密联系,同时也有赖于自身的法制精神和自由经济,香港成为全球很多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首选之地。港交所相关负责人回复称,现时共有来自20个国家及地区的公司在香港上市。在2016年底,总共有1002家内地企业在港上市(占所有上市公司的约51%)、占全港证券市场总市值63%;而在1997年底,只有101家(占所有上市公司约15%)、占全港证券市场总市值的20%。
通过沪深港通,内地投资者可直接参与主要国际证券市场,境外的个人投资者亦可直接参与中国股票市场,机构投资者也获得了最便捷参与内地市场的途径。
上交所相关负责人告诉《国际金融报》记者,截至2017年5月31日,沪港通累计交易金额达4.6万亿元、日均78.95亿元,其中,北向沪股通累计共585个交易日,交易金额2.77万亿元人民币(日均47.35亿元),累计净流入资金1513亿元人民币;南向港股通累计共573个交易日,交易金额1.83万亿元人民币(日均31.94亿元),累计净流入资金4118亿元人民币。
香港东英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李炜表示,“存量上看,香港市场2000多家上市公司,整个香港的市值大部分是由内地企业产生的。”
“随着跟内地互联互通的机会增多,香港更多有一些说法,叫做‘港股A股化’,主要是投资人和资金进入情况发生了变化。越来越多内地投资人进入香港市场,带来更多的内地资金,推动着香港股市的估值向上走,港股的流动性也有了明显的提升。”李炜表示。“未来三五年香港的金融市场肯定是向上走。”
香港三甲金融集团执行董事陈健祥指出,近期香港设立创新板,对香港市场新兴行业公司数量不足起到补足作用。陈健祥表示,“内地这一轮o2o产业的发展,又有一大批优质企业即将脱颖而出,港交所通过上市制度的变革,将这些企业留在大中华区上市,同时通过沪港通、深港通制度,对内地投资者放开投资通道,能够让内地投资者也享受到这些企业发展的红利。”
6月21日,MSCI明晟终于决定将A股纳入了新兴市场指数,市场上普遍认为这在长远上利好A股的国际化和机构化。香港投资人士指出,港股市场与A股市场关联度日益升高,A股纳入MSCI指数对港股市场吸引海外资金也属于利好。
中国的全球财富管理中心
香港是中国的国际金融中心,独具有利条件,同时为国际及内地投资者缔造价值。香港更可作为内地试行各种开放计划的试点。港交所表示,展望未来,香港具备条件成为三大中心:中国的全球财富管理中心、领先的离岸风险管理中心、中国的全球资产定价中心。
中国国家财富与日俱增,需要不同种类的投资工具,以满足投资者做多元化投资及国际资产配置的需要。配合正在计划的其他市场互联互通产品,内地投资者将可通过香港这个安全、可靠及熟悉的管道,投资联系国际市场的交易所买卖基金(ETFs)、债券及大宗商品等资产。现时香港有60多只上市交易所买卖基金涉及国际市场或资产。
预料今后30年中国资本的足迹将遍及全球,中国投资者在海外市场的角色将不再只是债权人,他们将购买货品、大宗商品,也会收购海外公司的权益。现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将人民币纳入其特别提款权(SDR)货币篮子,加上预期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成为新常态,“超国家组织”或政府机构等国际投资者需将部分组合配置于人民币资产,同时也需准备管理相关汇率风险。
国际投资者亦可善用香港一系列定息及货币产品,管理人民币相关资产的投资风险。香港交易所将继续发展及提供更多产品,配合投资者的需要。在“一国两制”的基础下,香港既是内地投资者的“家”,也备受国际投资者信赖,将成为中国的全球资产定价中心的不二之选。